縣長在6月22日的記者會提到,因應『北農』發生群聚感染案,呼籲與台北農產運銷公司有業務往來的鄉親,主動電洽各醫院或網路預約報名參加快篩。
這表示縣府在防疫角度,偵測到對於苗栗有傳播風險可能性。不過,縣府竟然是採取『呼籲』的方式,缺乏具體作法。
參考其它縣市還有實施『北農防疫專案』:採取匡列相關人員,就近設篩檢站,向民眾報告接觸人員、快篩結果與相關進度。例如:屏東縣府採取匡列相關對象,批發市場全面篩檢模式。新竹市府,採小範圍果菜市場員工快篩,加強清消、人流管制,並逐步擴大全面快篩。南投縣府,成立北農安心採檢專案,直接列出篩檢資格:進出北農果菜市場司機、隨車人員,名單由縣農會造冊。台南市府針對北農相關貨運業者匡列人員,擴大篩檢。
回到苗栗,直到為了配合北農6月24日起實施,必須持有篩檢陰性證明才可以進入的規定,才對於24日之後要前往北農的人進行快篩,縣府態度相當消極。而且,針對在『過去可能接觸』的風險評估?專案計畫內容?都得到正在籌備中的答案。
我並不是說得到『籌備中』這個答案不好,而是請你要回答我,你到底要籌備多久?什麼時候才能向苗栗鄉親報告?
我建議縣府參考其它縣市的經驗,應該針對供貨、買賣鏈、批發市場、貨運行,釐清相關人員接觸可能性與風險,主動『掌握相關人員』;如有必要,就應該採取積極的篩檢作為,而不只是被動方式應對。
另外,過去不乏和外縣市確診者密切接觸的人,第一時間無法掌握或未能及時疫調,我也提醒縣府必須主動監控相關情況。
要能夠在黃金時間明確掌握,有篩檢監測機制,不然,高頻率的人流移動,對於苗栗疫情也會產生變數。
積極是我們面對這波延燒疫情的應對策略,請縣府增強防備!